海軍鬥水兵
無聊的在網上瀏覽葡萄酒資訊,忽然看到一篇有關日本市場的文章的連結,由於對該市場的認識不多,於是抱著「八卦兼好學」的態度看看該文。
不看還好,一看真的不得了,原來該文章其實是講香港的市場,只是標題弄錯了。心想這麼大意的錯誤,這機構還真的有點過份。可是這只是一個小開始。
該文章是節錄一位來自香港葡萄酒業界人士的演講,詳細內容還是留待各位自行細閱,倒是有數點我想跟大家分享研究一下。
文章一開始指出香港葡萄酒業界競爭越來越大,而顧客的要求亦越來越高,需求亦由多年前以入門級葡萄酒為主,發展到今天市場以頂級佳釀為主。
不知是講者太年輕還是我的記憶有所偏差,香港的葡萄酒市場發展方向應跟上述形容剛好相反。十多廿年前香港的葡萄酒市場還非常細小,產品是以貴價葡萄酒主導市場。當年售賣葡萄酒的專門店可以說是寥寥無幾,還記得剛開始對葡萄酒產生興趣的自己,要專程坐車到中環交易廣場的「人頭馬酒商」看看,而店內大多數貨品均是以波爾多列級酒庄為主,窮等人家如我還是只好到超市買紙盒裝平價酒去嘗試。直到近年葡萄酒開始普及,入門級葡萄酒才開始在不同的店舖大量出現,初學者的選擇才漸漸增多。
文中亦提及香港已發展成為「亞洲最成熟的葡萄酒市場」。不是妄自菲薄,但看到這句,還是有點夜郎自大的感覺。亞洲當中有極多市場成熟程度絕不可能低於香港。就以單以台灣和日本為例,葡萄酒的人均消耗量或飲家對葡萄酒的認識相信已高於香港。香港自廢除了葡萄酒稅後發展得最成功的應是葡萄酒拍賣行業,說香港是「亞洲最活躍的葡萄酒拍賣市場」倒還可以。
我本身不是業界人士,所以很多資訊也只是道聽塗說或個人感覺。但以我有限的認識,我怎也想不通馬爾背克葡萄(Malbec)會是在香港越來越受歡迎的葡萄酒種類,起碼以我身邊會喝葡萄酒的朋友中,沒有幾多人對人對這種類有很大的興趣。當然我明白這演講的對象是阿根廷的業界人士,所以內容想討好他們也可以理解,但捏曲事實去迎合人家絕不是值得鼓勵的做法。
擔任主講嘉賓是一項光榮且責任重大的工作,一來是為推廣業界的工作出一分力,二來更是讓人了解業界的專業程度的機會。如演講內容未能反映事實的全部,除了會令講者本身的形象受損外,更會對整個業界做作負面影響。而主辦單位對挑選主講嘉賓亦應有嚴格標準,對講者的背景及份量應有充分透徹的了解,而非隨便找個人來濫竽充數。話雖如此,我只是非行內人士一名,以上亦純屬我個人主觀意見,如有錯漏,還望多多指教。
標籤: Hong Kong, Malbec, Wine market


Le Nez du Vin Wine Tasting Game helps to develop your sense of smell and your ability to recognise and describe the different aromas found in wine!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